据《证券时报》络数据部统计,2008年10月10日,沪深两市有52.48%的股票收盘价低于5元,5元到10元区间的股票占比为33.02%,10元到20元区间的股票占比为11.31%,而收盘价超过20元的股票有51只,占比仅为3.17%。当天,有38只股票收盘价低于2元,百元股仅有1只。
在2008年的断崖式下跌中,高价股几乎被消灭,超过八成股票股价处于10元以下。但是,近几年中小板及创业板新股的“三高”发行,让本已绝迹江湖的高价股层出不穷。A股股价结构从曾经的“头轻脚重”向“中间圆两头尖”发展。
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股价低于5元的股票已不足二成,占比仅为19.58%;5元到10元区间的股票占比为42.40%,成为主要阵地;10元到20元区间的股票占比达29.23%;而股价超过20元的股票有212只,是4年前的4倍有余,占两市股票总数的比例也达到了8.77%。同是2000点附近,目前两市1元股只有11只,还不足4年前的三成。
虽然从上述数据来看,现在与4年前并不具备完全可比性,但是综合今年1月6日沪指创下2132点阶段性低点时的情况分析,目前A股股价结构正在向理性角度回归。同样按5元以下、5元到10元、10元到20元、20元以上4个区间划分,在1月6日当天,上述数据分别为18.65%、37.01%、32.23%、12.08%。如此来看,沪指下跌100多点,10元以上高价股占比下降了6.31个百分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估值水平的进一步下移,低价股有望重新成为A股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