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沪深股市双双低开,开盘后市场并未进行震荡整理,而是选择持续向下跳水。截至昨日收盘,沪综指下跌2.86%,收报1999.07点,盘中最低下探至1995.55点,2000点关口今年以来被第二次跌破。与此同时,深成指昨日下跌2.87%,收报7118.44点;创业板指数更是大幅下跌3.67%,开始考验1400点支撑。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昨日收盘,市场主要指数早盘留下的向下跳空缺口均未被回补,弱势特征显露无疑。
在主要指数下跌的背景下,此前一直显著的结构性赚钱效应也大幅弱化。从昨日收盘情况看,中信一级行业板块全线下挫超过1%,其中,传媒、通信、国防军工等前期强势板块跌幅均超过4%。在个股方面,周一两市跌停个股多达45只,在全部2516只股票中仅有188只个股报收红盘。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一的下跌已经是沪综指年内第四次下探2000点支撑。回顾今年以来的走势,除了本周一,沪指还出现过三次对2000点的考验,分别发生在1月20日、2月7日和2月26日。
与今年此前三次下探2000点不同的是,在昨日大幅下跌之前,沪深股市其实已经频繁发出了预警信号。首先,基金仓位再现“88魔咒”。股票型基金的仓位超过88%,历来被看作行情可能阶段见顶的重要标志,从历次市场重要顶部看,“88魔咒”屡试不爽。而据申银万国研究所的最新统计,在今年2月14日以后,A股市场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就已经超过90%,3月1日该数据为91%。
其次,主要指数运行背离。从市场运行特点看,主要指数运行方向应该大体一致,一旦发生背离的情况,后市难免会出现走势修正。以沪综指2013年6月25日探底1849.65点当日的收盘点位为标准,从本周一以前的A股重要大盘指数表现看,深成指已经连续多个交易日收盘低于相应点位,有小股指期货之称的螺纹钢期货也已经跌破相应点位,而沪深300指数则在今年2月25日开始多次收盘跌破去年6月25日收盘点位。实际上,沪深股市的代表指数中,仅有沪综指和创业板指数保持强势,指数之间的走势背离非常明显。这意味着在后续行情演绎中,不是强势指数补跌,就是弱势指数补涨,显然目前市场选择了前者。
尽管预警信号非常明显,但是由于沪综指和创业板指数相对强劲走势的迷惑,以及仍然不断出现的题材股赚钱效应,令大部分投资者对风险进行有选择的忽视,这其实是昨日股市下跌“令人感到意外”的重要原因。
股市大幅下跌,可以令投资者以更加冷静的眼光审视当前阶段的A股。如果以“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市场运行环境,那么目前市场承受的压力显然较此前更为沉重。换言之,今年前三次大盘在2000点位置成功实现“海底捞月”式的反弹后,目前的第四次探底将难转危为安。
人和——资金情绪过于浮躁亢奋。不能否认的是,在经过去年一整年的大幅上涨后,今年一季度仍然火热的题材成长股结构性行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的持续推动,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对短期行情的走向变得异常重要。但令人感到忧虑的是,春节之后,市场情绪始终处于非常浮躁亢奋的状态中。如果观察近期一段时间以来的场内热点,几乎完全围绕着美股影子股和两会政策而展开。从以往行情经验看,当资金摒弃价值基础,完全沉迷于简单粗暴的单线条炒作时,行情在短期出现大幅逆转的概率非常大。
尽管今年前三次市场在沪综指下探2000点时都是有惊无险,但鉴于宏观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正在逐渐积聚,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对本次大盘下探不应该盲目乐观。经过昨日大幅下跌后,不排除短期市场会出现技术性反抽,若如此建议逢高降低股票仓位。传统消费股在今年一季度表现不佳,这使得其在目前阶段具备一定的避风港功能,值得逐渐关注。实际上,从昨日强势股群体看,食品饮料等典型防御品种已经开始获得明显的资金流入。
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以及2月的进出口数据不佳、超日债违约成为A股下跌的导火索之一,两会期间有关促进A股健康发展,以及保持经济合理增速的基调被确认,但相关配套细则尚未公布。周一的下跌并不能完全解读为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更多是一种对于改革过程的不确定预期。在改革大方向确定的背景下,周一的下跌演化为中期调整的概率很小,2000点附近仍是重要的底部区域。
悲观情绪发酵空间有限
造成市场短期恐慌的根源有三个,即人民币贬值预期、外部需求萎缩、信用债违约,但上述利空持续发酵的空间有限。就本币贬值预期而言,短期会影响到本币资产的价格波动,引起跨境资本的流向。中长期,本币持续升值会对出口和制造业造成冲击,对于我国作为制造业和出口大国而言,竞争力会降低。联系直接管理层主导的汇率双向波动导向,用意即将人民币的单边预期转向双边波动预期,降低本币持续升值对于制造业和出口业的冲击,并缓解热钱跨境流入对于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投放压力。春节后本币汇率的调整正是对于过去单边升值预期的修正,亦是改革转型的一部分。
再分析2月的贸易逆差,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的同时伴随着进口增速的同比上升,折射出的是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与国内需求强劲的矛盾。而改变本币单边升值,不失为应对上述矛盾的一剂良方。出口数据大幅下降很难与外部需求萎缩联系,从欧美经济数据来看,美国非农就业连续两个月回升,服务业亦大幅反弹,欧美缓慢复苏的趋势并未改变,出口数据的下降反映的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迫切性,未来制造业升级和人民币双向浮动都是改善国内出口环境的措施。
就超日太阳的信用违约来看,是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短期而言会引发市场对于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金融产品的刚性兑付担忧,会降低下阶段资金针对上述非标产品的需求。近两年非标产品作为资金需求最大的领域,一旦信用违约的担忧上升,无疑会影响到未来资金对于非标配置的热情,不排除部分资金从非标领域回流的可能。即使资金从非标领域回流与流入A股没有必然联系,也会不同程度减缓A股存量资金向非标资产的迁徙。未来随着A股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更不能排除部分非标挤出资金向A股回流的可能。从这个层面分析,信用债违约更像是刮骨疗伤的过程。
适应新的博弈格局
过去经济数据的波动或者增速预期是影响A股的重要因素,而这种博弈格局随着改革的推进将被改变。
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强势货币回归、国内债务和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确保7.5%增速的底线或并不如市场预期的强硬。借鉴西方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调结构必然对应着经济增速的下降,但这种增速下降并非对应股市的下跌,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呈现长牛的案例不在少数。过去我们的增长模式为外延式增长,依靠投资驱动的“做加法”模式,而未来经济驱动模式将由做加法模式转向内涵驱动的效率提升模式,这种模式更多体现在经济内在效率的提升上,市场表现与经济数据的相关系数会持续回落。
同时,7.5%的增速目标并不意味着放弃改革和调结构。李克强总理指出了实现今年目标的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排序是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保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提质增效升级。“7.5%左右”的区间,也为调结构、消化过剩产能、化解宏观债务水平过高问题等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未来A股的博弈将由数据博弈过渡到改革博弈,近期推进的国企改革正是一个改革实质推进的重要信号。
今年是A股慢牛的孕育期,经济转型、改革红利将是未来A股持续的主题,并且这个过程会伴随着新的投资主题、新的增长驱动因素。过去两轮经济周期的热点切换将再次上演,即新的增长点会逐步变为新的经济支柱。目前仅仅是变革期的一个开端,是坏消息和悲观预期集中兑现的时候,社会融资杠杆率的下降以及信用风险的暴露都会扰动市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持筹者心态的重要因素。
近期市场的调整和泥沙聚下反而是一个配置新兴产业的时机,代表新型商业模式、新兴增长点的产业并不会因为市场短期波动而改变趋势,如互联网消费、生物基因、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投资机会仍有望反复发酵。
在经济数据疲弱、IPO发审会可能重启、退市制度渐近等多重利空因素交织下,3月10日沪指再度失守2000点关口。不少基金公司认为,2月多项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减速风险加大,促使市场对经济增长悲观是导致A股大幅调整的主要原因。对于后市发展,有基金公司认为市场可能继续震荡调整,但受益于改革红利的主题投资机会,尤其是国企改革主线,仍为现阶段的布局重点。
市场悲观情绪加重
对于昨日股市暴跌,长城基金(博客,微博)认为,对市场冲击最大的因素主要是2月份PPI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0.3%,这四个数据是去年8月份以来最差的数据。更令人忧虑的是上周五国内铁矿石、焦煤、焦炭和螺纹钢期货价格暴跌,境内外铜铝铅锌等基本金属期货价格全部暴跌,只有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价格上涨。在中国制造业即将进入生产旺季之时,基本原材料价格如此暴跌,说明二季度经济减速的风险明显加大。
同时,2月出口数据的大幅下滑也加深了市场对经济悲观的情绪。大成基金认为,出口数据让市场对经济增长趋于悲观。2月出口同比大幅下降18.1%,远远低于预期的增长6.8%,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造成,一是由于我国春节假期的原因,使得1月份数据大大超过市场预期;二是由于去年1-2月份存在的虚假贸易,使得今年1-2月份的基数较高。排除春节因素和虚假贸易,1-2月份中国的真实出口增速有所放缓,大成基金认为主要与美国经济在过去几个月略显疲软有关。过去两个月,美国经济受到极寒天气的影响,经济略显疲软,而目前美国经济又重新走上复苏通道。大成基金判断三月份以后中国出口增速将恢复正常。
综合而言,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认为,A股大跌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利空因素叠加:一方面,IPO发审会重启渐近,创业板集体暴跌。发审会的重启意味着市场加速扩容,将对市场构成一定的冲击。此外,退市制度将尽快出台也将打击市场对绩差股的炒作,也可能迫使部分垃圾股票下挫。
另一方面,二月经济数据回落,市场担忧实体经济疲弱。经济数据的大幅回落,成为制约目前市场走势的主要原因。CPI、PPI数据的疲软,加重了目前市场对于经济通缩的预期,而除此之外,周末公布的出口数据的回落,同样加重了对于经济的悲观气氛。目前来看,市场反弹的动能就在于经济数据的企稳,然而二月份的数据情况再度破坏了这种预期,再加上近期债市和信托业的风险集中释放,进一步加重了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评估,这都是导致市场快速回落的关键因素。
投资坚守改革主线
虽然市场由于短期经济疲弱陷入调整困境,但基金对于全年的投资主线并不悲观。经济转型的阵痛难免刺激A股,但在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的过程中,改革依然是基金的投资主线。大摩华鑫基金认为,目前所能观察到的宏观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速仍呈下行趋势,传统周期性行业预计将继续受到压制,市场将维持结构性特征。改革与转型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全国两会之后,改革的步伐会加快。只要精选出未来能够成长的个股,就有机会取得出色的投资收益。
长城基金认为,市场对各热点板块的炒作已经比较充分,继续挖掘股票的难度越来越大。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近期市场可能继续震荡调整,建议投资者继续逢高减仓观望,以控制仓位控制风险为主,机会和弹性可能主要还是在TMT等成长股和转型概念。未来应在市场震荡调整过程中继续重点关注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半导体、国防军工、文化传媒、电力设备以及医药,同时关注国企改革的机会。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也表示,未来依然看好真正受益于改革红利、成长性良好的投资新标的。建议持续关注受益于改革红利的主题性机会,特别是国企改革这一投资主线。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期的来临,在业绩主导的证券市场中,市场氛围也有可能由前期的主题炒作趋于理性。博时新兴、博时创业基金经理韩茂华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对主题类的炒作可能会相对冷却,转而关注经营质量比较高同时战略上符合产业发展和经济调整方向的公司。建议关注零售板块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判断,首先从今年整个社会消费趋势上来看,零售板块触底回升概率可能比较高;其次是零售行业公司经营上较为稳健,具备资产支撑。在事件性方向上,国企改革等事件可能会对零售板块产生一个较为正面的驱动,容易形成板块效应。
上周大盘振幅收窄,全国两会期间A股运行以低位盘整格局为主,盘中虽有部分权重股积极护盘,不过高估值品种继续震荡调整对市场人气形成较大抑制,两市成交量连续3周逐级萎缩,场内观望气氛趋于浓厚,资金避险意愿提升。综合而言,随着各项政策在全国两会期间逐一兑现,此前政策面一致预期催生出的过分放大的题材炒作热情将逐渐回归理性,后市潜在利空因素将逐渐显现,弱势格局恐难改观。
权重股上涨乏力个股分化加剧
上周权重板块走势稳健,对支撑指数重心起到较大作用:一是以房地产、金融为代表的严重超跌板块出现止跌,此前市场对这两大行业预期过度悲观,在上周政策层面明确表态后,被放大的做空情绪得到一定修正;二是以石化、稀有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部分品种借力国企改革、油品升级、新能源等主题概念机会继续活跃。而由于制造业PMI走势疲弱,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低迷,周期性品种内在驱动力严重不足,目前并不具备扭转弱势格局的能力,纵使其有足够的估值安全边际,资金介入意愿依然不高,其反弹空间必然受限。
此外,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对传统产业中率先引入改革活水积极谋求转型的细分领域,理性投资者对其中相关优质品种关注度悄然上升,有鉴于此,预计后市蓝筹板块之间以及同一板块内部个股分化的现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成长股面临业绩考验
上周主题概念活跃度不高,盘中虽有充电桩、核能、网络彩票、民营医院等主题概念轮番表现,但持续性及可操作性并不强,无论从市场聚集效应还是扩散效应看,对场内人气的提振作用与二月份相比减弱甚多,加之元器件、网络安全、智能家居等前期强势股(财苑)延续整理态势,题材热点赚钱效应逐渐减弱不利于多方信心的恢复。
从今年的政策环境看,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将给新兴产业提供持续推动力,诸如网络安全、信息消费、节能环保等深入人心的确定性重点领域,大的上升趋势尚未结束;短期来看,成长股在政策预期逐一兑现后,前期获利资金兑现筹码意愿增强,这符合经验性市场行为特征,此前大炒成长股的浮躁市场心理也需要适时冷却,3月份开始年报逐渐进入密集的披露阶段,本月会有超过四成的上市公司披露年报,较之此前业绩预告,中小板、创业板中向下调整净利润增速的上市公司并不鲜见,本周全国两会步入尾声,政策层面对成长股的支撑效应会相应减弱,部分高估值成长性品种需注意防范业绩不达预期带来的估值泡沫挤出风险。
基本面预期偏弱供需矛盾或再现
上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GDP增速继续锁定在7.5%,接近市场普遍对一季度GDP增速的预测目标下线。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驱动力看,改革之年必然会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要为改革腾挪可操作空间,直接投资力度必然会相应减弱,依靠消费拉动经济仍然面临需求端持续放缓的困境,尽管一月份出口数据有所改善,但在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环境下,国际市场动荡加剧增加出口的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持续偏弱的基本面使投资者不断调低预期,表现在A股市场上,即为投资者对周期股估值的摒弃。本周即将公布1-2月份相关经济数据,如果宏观经济持续未有改观,对大盘的抑制作用将显而易见,同时新股IPO闸门经过短暂关闭后,3月份将重新开启,资金分流及供需矛盾凸显,可能会对场内流动性形成负面影响,A股或将再度向下考验2000点支撑。
降仓观望避风险
降低仓位配置,短期以避险思路为主。技术面看,上周沪深两市在维稳情绪中震荡整理,沪指围绕5日均线反复震荡,场内资金参与度不高,多空双方分歧加大,指数反复遇阻,上周五沪指上冲30日均线遭遇空方严厉打压,多方再度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来看,MACD指标逐渐步入空方区域,布林线中轨线位置对沪指压制明显,且上下轨道线呈现收口形态,预示行情可能会再度转弱。
周线级别看,沪指受制于10周均线压制缩量整理,上方多重均线系统压力重重,短线弱势格局较难改观。操作上,短线影响大盘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赚钱效应大为降低,应以避险思路为主,宜将仓位配置降低到半仓以内,频繁操作可能额外增加持仓成本,建议耐心观望。
今年以来,结构性行情主导A股市场。不过,进入3月份后,投资者明显能够感到热点轮换速度越来越快,依托结构性行情赚钱变得十分困难。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权重股护盘动能弱化、流动性宽松见底、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市场供给有望重新加大等不利预期的相继提升,结构性行情“击鼓传花”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其中不少看似喜人的机会可能正在演变为投资陷阱。
个股活跃背后现危险信号
上周沪深股市表现的波澜不惊。从主要指数表现看,沪综指始终保持围绕2050点一线震荡的走势,成交量呈现逐渐回落的格局;创业板指数则在此前一周大幅下跌的基础上企稳反弹,全周上涨1.79%。不过,与指数层面的相对平淡对应,个股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
从上周交易看,沪深股市基本能够保持每日有20-30只股票涨停的局面,强势股(财苑)多以题材、概念股为主。一方面,全国两会上周召开,市场政策预期进一步升温,这给相关题材股走强营造了比较有利的氛围。从上周情况看,不少走强题材股如油气改革等都与两会政策动向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从沪综指近两周走势看,每到2000点位置,权重股就会轮番反弹护盘,市场呈现明显的维稳特点,系统性风险有限也令游资追逐题材股的信心比较充足。
不过,与此前相比,同样的热炒题材股却显示出了不同的味道。一方面,补涨股更受青睐。上周涨幅在20%以上的股票共有32只,剔除掉重组类股票,其他上周强势股大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2013年大部分时间表现非常低迷;与之相比,2013年以来持续上涨的本轮结构性行情龙头股则基本处于回调整理状态。从历史经验看,龙头股筑头而滞涨股补涨,往往是一轮行情行将结束的标志。
另一方面,热点轮换速度明显加快。从概念板块走势看,上周涨幅超过5%的概念板块只有4个,这说明尽管概念题材看上去非常活跃,但持续性非常差,往往是各领风骚一两天。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热点过于频繁的轮动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其一,热点轮动过快只能体现为盘面的眼花缭乱,但却很难提供有价值的参与机会,往往追高进入的结果就是瞬间套牢;其二,热点过快轮动不仅对资金是一种极大消耗,而且当多数热点题材难以持续上涨时,市场乐观情绪也存在走低的可能。
“击鼓传花”渐入尾声
上周个股热点透露出的不利信号值得警惕,这些信号在A股历史上诸多阶段顶部曾经反复出现过。更为重要的是,从内外部环境看,市场的系统性压力也开始逐步加大,这使得一年多以来积累的结构性超额收益的兑现有可能构筑起巨大的投资陷阱。
首先,权重股护盘动能弱化。一段时间以来,“权重股搭台、题材成长股唱戏”已经成为结构性行情的“基本配置”。从近两周的情况看,热点个股持续不断的重要背景也是地产、银行等权重股在死扛2000点。不过未来权重股护盘的动能有可能逐渐弱化。一是因为在近期的行情中,权重行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一轮反弹轮动,上周基本面最低迷的煤炭行业大幅上涨可以视为轮动结束的重要标志;二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维稳需求会明显减弱,权重股保持稳定的主观动能下降,而一旦权重股出现走弱迹象,本轮结构性行情也将失去一个重要支撑。
其次,3月不确定因素大幅增加。一方面,市场预期3月IPO将重启,失去春节因素的缓冲后,市场供给会源源不断到来,考虑到拟上市股票与成长股群体具备很高的替代性,去年底IPO对创业板等成长股群体的冲击可能重演,而且不再具备喘息机会。另一方面,在经历了1-2月的数据真空期后,3月中旬重要经济数据将相继发布,从已发布的PMI等数据看,经济阶段下行概率很大。尽管经济增速不再是今年市场关注重点,但不利数据仍可能对市场情绪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最后,流动性最宽松阶段正在过去。虽然银行间利率持续下行,但央行近期在公开市场不断进行正回购操作,表明政策对流动性紧平衡的诉求没有发生变化,3月以来民间借贷利率震荡上行,预示资金面最宽松的时刻正在过去,市场面临估值收缩压力,而估值高高在上的结构性牛股无疑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近来,市场持续围绕2000点整数关口徘徊,期间几度下试该整数关均获得了一定的技术性支撑。不过,本周一,在风险厌恶情绪大举攀升的背景下,两市再现单日放量长阴,沪指更是毫无抵抗地跌破了2000点这一心理关口。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大跌58.85点,跌幅为2.86%,报收1999.06点,宣告失守2000点整数关;深成指全日也跌210.04点,跌幅为2.87%,报收7118.44点。在两市主板指数大跌的拖累下,创业板也跟随出现大跌,昨日该指数跌53.54点,跌幅为3.67%,报收1407.07点。
从资金流向来看,沪深股市主力资金昨日基本上遭遇了年内最大规模的资金出逃。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沪市A股资金净流出183.17亿元,深市A股资金净流出213.98亿元,两市资金合计净流出397.15亿元。
两市有多达46只个股封死跌停板,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也是跌声一片,蓝筹及成长均成为市场暴跌的重灾区。其中,领跌的是国防军工、传媒、商业贸易及电子等指数,全日分别下跌4.96%、4.84%、4.55%及4.50%;而以防御著称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及公用事业等指数表现则相对抗跌,跌幅分别为1.55%、2.58%及2.59%。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银行、医药生物等板块昨日表现相对抗跌,但资金出逃上述板块的决心依然坚决。据巨灵财经统计,昨日机械设备、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及医药生物指数资金流出额居前,净流出额分别为45.75亿元、39.64亿元、35.72亿元、29.23亿元及26.56亿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