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A股市场马年首个完整的交易周,沪深两市股指的累计涨幅双双超过了3%,同时市场成交量也出现大幅增长,市场人气的回升使得股指的攀升较为迅速,也使得部分投资者开始憧憬牛市的来临。不过,现实或许是残酷的,随着近期一些经济数据的公布,A股的春季行情再度面临考验。
但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情况或许就不是那么乐观了。上周公布的1月份进出口数据大幅超出预期,并未出现此前普遍预期的偏弱走势。1月份以美元计价进出口总额涨幅均在10%以上,超出上月数据。从近期新兴市场国家汇市走势来看,人民币成为唯一未对美元贬值的货币,但市场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空间以及持续性预期均已发生变化,离岸人民币价格不断走低。1月份进出口品种中增幅居前的均为大宗资源类产品,节前囤货及汇率预期对进出口数据均产生一定影响,数据失真可能性较大。
而国调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剔除春节效应的影响后,1月全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4.2%,低于2013年12月的7.5%,延续了2013年8月以来的下降趋势,并且在2014年1月出现加速下降。这表明当前经济确实在下降,这与PMI指数的走势一致。
流动性宽松支撑主题行情 4大板块有升机
上周市场继续保持强势格局,部分2月份出炉的经济数据也好于市场预期,从历年全国两会前后市场走势看,我们认为虽然当前依然处于反弹时间周期,但受制于后市大盘指数上涨高度,建议投资者可积极把握板块轮动的结构性行情,从两会线索、年报线索和新科技线索入手,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3D打印和机器人(300024,股吧)、可穿戴设备等。
从宏观走势看,我们认为,从当前到全国两会召开前,市场大环境仍会保持相对稳定。首先,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58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1.33万亿元和39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32万亿元,同比增2469亿元;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分别比去年12月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7个百分点。外贸数据方面,1月进出口增速分别为10%和10.6%,贸易顺差为318.69亿元,好于市场预期。1月份CPI和PPI同比增速分别为2.5%和-1.6%,符合市场预期,在经济存有下滑压力的情况下,通胀上行风险不大。
鉴于当前逐步进入年报披露关键期,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高送转主题。2002-2011年A股市场公布高送转预案的个股比重由5%提升至19%,2012年比例降至15.74%,2013年进一步回落至12.29%,但当年发布高送转股票仍超过300只。其中中小板、创业板占比持续较高。高送转股票中来自中小板的比重偏高,自2005年的11.27%一路上升,2009年后稳定在40%以上,创业板的比重在2013年升至38%。与此相对,高送转股票中的主板公司占比从接近90%一路下滑至20%以下。随着年报集中披露即将拉开帷幕,我们对2014年可能推出高送转预案的股票进行预测,重点关注高送转预期强的公司。
今年全国两会承担着深化改革的重任,市场对其寄予厚望,这也是当前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方向。从近期市场热点的轮动来看,两会行情已经铺开,结合政策红利预期,以下3个方面的投资主题值得关注:第一,环保主题,大气污染治理、土壤环境检测以及污水处理等是环保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投资者挖掘个股的重要方向;第二,民生主题,重点关注养老,统计显示,2012年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94亿,预计2020年将达到2.43亿人,2025年将突破3亿人,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务之急,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养老医疗、养老地产及养老服务等领域,从中挖掘获利机会;第三,国企改革,投资主线宜围绕通过改革能够提升行业竞争效率的国企,以及承载着加快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转型使命的国企上市公司两个方面展开。
除以上两大主题线索,移动互联深化发展下的科技线索也值得投资人关注。从科技趋势看,新的时代正在开启,以企业成长性著称的创业板指数仍然存在较大上涨空间。我们认为,引领未来20年经济趋势的有三大科技方向: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智能汽车;二是以3D打印和机器人为代表的生产智能化;三是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生活智能化。随着2014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全面渗透进入以上三大领域,人类生活将掀开新的篇章。
从相对涨幅看,当前创业板涨幅显著领先大盘,而且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爆发年代相比,表面上看当前创业板指数似乎存在太大泡沫,但我们对比一下两者的背景可以发现,2000年美国的经济环境很好,蓝筹股也并没有像今天A股大盘股这样在相对历史低点处徘徊。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板指数上涨仍是大概率事件。
从与纳斯达克指数对比来看创业板自身涨幅,纳斯达克指数从1990年的400点左右,一路高歌涨到1998年的1800点附近,稍作停顿后上涨到2000年3月的5132点(后来跌至1108点,至2007年回到2000点,至今涨到4200点)。这样看来,即使创业板有泡沫也仍未达到泡沫的巅峰。
那么,何处才是移动互联的泡沫顶峰?当以上三大科技方向中的移动互联因素在中国的渗透率达到50%以上的时候,泡沫就岌岌可危了。而且从科技环境来看,如果说2000年是互联网单兵作战,如今除了移动互联,新科技层出不穷。种种迹象表明,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仍在继续。我们认为,当前创业板在一气呵成涨幅近3倍的情况下,休整是难免的,但换个角度看看,符合移动互联深化发展方向的公司,每一次调整都是机会。(中国证券报)
银行股上周罕见流入近20亿元
主力资金一周净流出103亿元
上周4500亿逆回购到期,但央行未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下,银行间拆借利率连续回落,显示市场资金面充裕。借此,大盘持续反弹一周成交量攀升至5706亿,达到近期高位。大智慧(601519,股吧)超赢资金流向数据显示,两市资金虽仍为净流出,但仅104亿元,处在近几个月的低位水平。
值得留意的是,上周大盘仅周四下跌,虽然跌幅不大,但当日资金净流出规模高达82亿元,为一月中旬以来的新高,显示目前市场浮筹较多,获利兑现需求较大。不过周五两市资金净流出量快速回落至13亿左右,且周一大涨也录得42亿元的资金流入,反映目前市场做多人气稳固。
板块方面,上周7家板块资金呈净流入状态,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银行(18.35亿元)、酿酒食品(10.62亿元)、运输物流(7亿元)、医药(5.40亿元)和有色金属(3.96亿元)。
其中,银行板块一周流入资金额近20亿元,为近来罕见,并对上周反弹起到支柱作用。板块内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分别净流入7.37亿元和6.33亿元,金额至少为排名其后个股的3倍。而酿酒食品板块虽录得超过10亿元的净流入,但板块中海天味业(603288,股吧)一只个股即有14.13亿元的资金流入,大幅超过板块整体的流入水平,而海天味业为上周刚上市新股,因此板块资金的强势流入多为偶然性因素。此外,医药板块中的康美药业(600518,股吧)(3.57亿元)和有色金属中的宁波韵升(600366,股吧)(3.38亿元)资金流入水平也远高于板块内其他个股。
上周资金流出最多的五家板块分别为计算机(29.34亿元)、教育传媒(16.11亿元)、化工化纤(11.48亿元)、券商( 10.78亿元)和通信(10.5亿元)。教育传媒板块中,华谊兄弟(300027,股吧)(4.24亿元)和时代出版(600551,股吧)( 3.08亿元)两家代表性个股资金流出较为集中,金额远超其他个股。但值得一提的是,教育传媒中的东方明珠(600832,股吧)和计算机中的华胜天成(600410,股吧)获资金逆势集中注入,分别净流入2.59亿元和2.41亿元。
个股方面,上周个股流入前五分别为海天味业、晶方科技(603005,股吧)、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康美药业。其中,晶方科技与海天味业是上周仅有的两只上市新股,上市后均连续多日涨停,表明资金的炒作热情仍高涨。流出前五位则分别为华谊兄弟、东软集团(600718,股吧)( 4.18亿元)、苏宁云商(002024,股吧)(3.92亿元)、国金证券(600109,股吧)和号百控股(600640,股吧)( 3.28亿元)。
整体来看,上周市场触底反弹,盘面上热点也逐渐增多,除了以中信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板块强势表现外,受政策关注的环保概念也有出色表现。另外,两会召开在即,土改、金改等改革题材股也有一定表现。展望后市,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场或将继续震荡走高,策略上,两会题材仍值得关注,另外,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逐渐公布,预喜居多,低估值蓝筹股也可适当关注。(上海证券报)
两融余额突破3700亿元 多空聚焦银行股
[ 在沪深两市一片喜庆的涨势中,银行股也遭遇部分两融投资者的看空。Wind数据显示,节后5个交易日,银行板块融券卖出额高达25亿元 ]
春节过后,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屡创新高。截至2月13日,两融余额达到3739.39亿元,而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一数据还曾经跌破3500亿元。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逾7%的融资融券余额增幅,家电板块的融资买入热情贡献不小。与此同时,银行板块融资做多与融券做空“齐步走”,在融资买入激增之际,融券卖出量也增长明显。
节后5个交易日中,TCL集团(000100.SZ)和四川长虹(600839,股吧)(600839.SH)融资买入量分列第一、第二名。其中,TCL集团融资买入4.03亿股,四川长虹融资买入3.09亿股。此外,格力电器(000651,股吧)(000651.SZ)融资买入增长迅速,5个交易日融资买入之和较节前翻了一番。
此外,银行股涨势明显。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被理解为此轮涨势的原因所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银行板块融资买入遇冷,成交金额仅为3.85亿元,而节后首个交易日,融资做多的热情开始复苏,当日融资买入6.79亿元,2月8日,这一数据激增至11.02亿元。春节以来,银行板块融资买入额达到75.31亿元。
在沪深两市一片喜庆的涨势中,银行股也遭遇部分两融投资者的看空。Wind数据显示,节后5个交易日,银行板块融券卖出额高达25亿元,稳居23个行业之首。其间融券卖出额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民生银行(600016,股吧)(600016.SH)、浦发银行(600000,股吧)(600000.SH)、兴业银行(601166,股吧)(601166.SH)、中信证券(600030,股吧)(600030.SH)和招商银行(600036.SH)。而节前四个交易日,银行板块融券卖出额为5.66亿元,尚排在资本货物行业之后。
“随着商业银行对网络平台业务新模式的关注,关于银行危机的忧虑情绪有所缓解,可能是资金注入的主因,而银行股由于盘子大、券源足,客观上具备了融券交易活跃的基础,融资融券双向交易频繁,对这一板块也是利好。”某银行业研究员如是称。(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