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顾问:随着近期正在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市场通常不会释放重大利空以及利好的消息,从而构成一段时间消息面的真空期,这样就导致市场短期暂时不会具有较重大的系统性风险。加上大盘在当前已经调整长达5个交易日之久,对于市场担忧的QE3退出以及IPO重启的负面冲击已经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消化。同时,前期1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为3%,低于市场预期,通胀忧虑得以缓解,有助于央行继续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推进产业资本以及继续扩大QFII、RQFII投资额度,另外市场消息还称,中国版的401K计划正在加紧研究之中,不久将为A股市场添加新血液。所以,从宏观面来说,市场短期不会有重大的系统性风险存在。
主持人:沪深两市股指延续弱势走势,昨日跌幅有所扩大,沪指一度失守2200点重要关口,最低下探至2193.16点,直至尾盘才出现一波小幅回升,最终险守2200点。从技术面来看,股指将如何演绎?
金证顾问:在连续横盘4个交易日后,大盘终究没能逃脱久盘必跌的市场魔咒。昨日股指以一根大幅杀跌逾30多点的中阴线报收,盘中一度跌穿20日均线支撑,且向60日均线与年线的共同支撑发起挑战,预计后市大盘将再度上演一场年线保卫战。此轮争夺,如果股指成功企稳反弹,则后市将延续11月14日反弹起来的上涨行情,而一旦失守年线,则意味着大盘短期的调整空间势必将进一步扩大,年底红包行情也就存在破灭的可能。两种情况相互比较来看,前一种走势仍然具有较大的胜算。
从技术面来说,股指即将面临60日均线与年线的共同支撑。一般情况下,年线是支撑股指止跌企稳的一条最为重要的防线。如今大盘再度面临下方年线的重要支撑,短线企稳行情应该是值得期待的。另外,截至昨日,大盘日K线上已经呈现五连阴走势,按照斐波那契数列3、5、8、11、13周期的规律来看,接下来市场有望出现变盘收阳K线。所以,年线的保卫战胜算较大,短期直接跌穿年线的可能性偏小。
科德投资:从历年来看,大盘春节前获得反弹机会的概率比较大。临近春节出台重大利空政策的可能性不大,这是确保市场获得反弹机会的重要筹码。12月份下半月市场震荡整理,正好为布局春节红包行情提供了机会,1月份,A股三条主线有望获得升机。
2200点打响防御战 成败还看政策面
周三,受相关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两市股指在保险(放心保)、券商、银行等权重股的拖累下一路走低。沪指一举跌破下方5日、20日均线支撑,并一度跌破2200点整数关口。截至收盘,沪指报2204.17点,下跌1.49%,成交943亿元;深成指报8409.80点,跌幅1.69%,成交960亿元。创业板指数再现跷跷板行情,收盘上涨1.02%。
金融股成做空主力
因为权重股巨大,金融股对大盘走向有决定性作用。昨日早盘金融指数大幅低开带动大盘跳空低开,沪指直接破10日线下行考验20日线支撑。
盘面上看,银行、保险、券商等三大金融股成为昨日砸盘主力。券商、保险大幅杀跌,盘中跌幅超3%;长期低迷的银行板块也出现了1.58%的下跌。
究其原因,金融股大跌还是与宏观经济面以及政策面有关。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工业生产环比和同比增速都有所放缓,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压力仍较大。而当前召开的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关明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可能调低的预期,及中组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加重了市场对明年经济增长的担忧。另一方面,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站上3%的通胀分水岭,给明年价格改革和货币政策调整等预留空间增加了难度。
今年以来,银行业一直受到市场化困扰,政府“不放水”已成常规,而市场传言“地方债截至上半年已达18万亿 ”给银行股雪上加霜。多家机构预测,目前中国地方债总规模达到20万亿元以上。渣打银行就曾发表报告称,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可能达到21.9万亿至24.4万亿元。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提速和人口出生率断层,保险股的投保率要走相当一段长的下坡路。而券商股集体杀跌,是因为券商创新将面临更加严格法律法规,所面临的新股发行(IPO)重启与过去相比更多的也不是机会而是责任。
调整为IPO重启铺路
毋庸讳言,IPO重启对股市短期影响偏负面。例如,新股申购需要资金,可上周基金持仓显示,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达84.08%,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8.49%。这样的仓位,哪有资金打新股。加之,基金年底现金分红开启,也迫使它们抛售部分股票。双重压力下,“88魔咒”再次显现。
再如,IPO改革是要遏制高价发行。那么,如果新股以适当价格发行,那么很自然就会刺破现有股票的高估值泡沫。因此只有调整到位,才能确保新股发行顺利着陆。
此外,昨日市场大跌还包含对美国量化宽松退出的担忧,资源类股票的下跌拖累股指走弱。从国际视角来看,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逐渐复苏,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面临压力,这对A股的资源板块也有影响。加之,新三板扩容倒计时,12月底或将最终出台,以及年底资金回笼的压力,使市场流动性趋紧。
总之,大盘围绕2200点展开的争夺战可能还将继续,成败或许将看政策面变化,如果有利空消息出台,短线市场破位的风险较大。(证券时报)
蓝筹领跌股指回调二八行情暗藏玄机
在连续4个交易日的窄幅整理之后,沪深股指昨日大跌的走势再次验证了“久盘必跌”股谚,上证指数盘中跌破2200点,两市股指全天跌幅均超过1%,而创业板指数却逆势上涨1.02%。在主板和创业板跷跷板效应继续的背景下,此次下跌究竟有何玄机?
综合市场人士的观点来看,临近年底市场资金面偏紧、明年1月IPO重启对市场的心理压力以及近来美国经济数据强劲带来的美联储退出QE预期的再度提升,是造成昨日股指出现大幅下跌的三大主要原因。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认为,从近来的市场走势来看,市场热点要从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转换到蓝筹股身上,难度不小。首先资金面就不支持,拉动蓝筹股上涨需要大量资金,但现在适逢各路资金需要回流,因此蓝筹股要想有所表现非常困难,再加上IPO1月份重启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分流和心理压力,蓝筹股要想顺利接过上涨接力棒还需等待更好的时机。
他亦称,尽管指数跌幅不小,但大跌的个股却并不多,这说明股指下跌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以金融股为代表的蓝筹股,其股价的小幅下行就能带动股指跌幅较为明显,这种走势和近来QFII等机构投资者持续加仓蓝筹股的动向并不一致,值得深思。不排除有部分较为激进的投资者,乘着市场连续窄幅盘整之机,用融券做空蓝筹股的方式短线做空股指,通过期指市场来赚取利润的可能。
也有券商分析师认为,正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GDP增速如何确定也可能是导致市场下跌的原因之一。2008年的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从过去的“出口——投资模式”,转化为“信用——投资模式”。这直接导致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加杠杆。(第一财经日报)
大盘下跌空间有限 两方向把握市场脉动
年末阶段资金面持续偏紧,国债回购利率居高不下,股市资金也是连续8周净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增量资金的补充和市场风格转换的可能性都很小,金融保险(放心保)等权重股的走强缺乏可持续性。
资金总体规模比较大,但是融资成本逐渐上升。近期央行公布11月份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246亿元,同比增长14.2%,与上月末持平。社会融资规模为1.2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053亿元,增速降低。11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4.12%,分别比上个月和去年同期高0.29个百分点和1.55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4.12%,分别比上个月和去年同期高0.26个百分点和1.57个百分点。
从经济增速来看,经济向上整体趋势未改。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0%,虽然比上个月略有下降,但相对去年以来的数据,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较高水平。
近期大盘指数的五连阴,与保险等权重股的下跌有较大关系。但是,无论从历史纵向看,还是从全球横向看,A股市场的金融保险等权重股的估值都处于低位水平。未来利率市场化后市场普遍预期对现有银行股不利,但是,从美国等国家的利率市场化历程来看,是传统大银行与新型银行共享繁荣,共同发展。尤其是我国保险行业,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指标仍有巨大上升空间,保险资金的应用,在未来还有许多制度改革红利。所以,保险等权重股下跌空间有限,短期仅仅是受到市场资金压力影响而已。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开幕,定调2014年经济目标,确定未来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方向。市场普遍预期GDP增速目标会下调,因此会议结束后,无论结果如何,对市场偏空影响反而会减小。未来改革红利的预期,会使得境内外机构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在年末的任何一次大幅下跌,都可能会引发长线资金的介入。
因此,从指数角度看,年底大盘大幅下跌及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在目前阶段,由于量能不能有效释放,若市场没有利好消息做进一步的支持,大盘冲高后需要整固,以修复高企的技术指标。如果投资者操作节奏不到位的话,过度杀跌不可取,过度追高风险也大。中长线操作策略宜逢低吸纳。
近期市场关注两个方向:国企改革与产业政策推动。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企将面临隐蔽资产显性化、要素重估、收益权激励、利润释放等多个阶段的投资机会。对于证券市场而言,地区国资改革、资源价格分配即水、电、气改革,将是较为明显的热点。
随着南方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出现,大气治理相关的环保板块仍是市场焦点。未来我国仍将推动新型消费热点,通讯导航概念始终贯穿2014年市场预期中。(证券日报)
QFII入市步伐加速 11月新开22个A股账户
今年以来,QFII开户热情高涨,截止到11月底,QFII新开A股账户已经达到216个。但是,社保基金自今年4月份新开4个A股账户以来,已经连续7个月没有任何动作了。
来自中国结算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QFII在A股新开22个账户,相比年初,增长幅度超过58%。同时,这也是QFII第23个月有新开A股账户。在11月份新开的账户中,沪市12个,深市10个。至此,QFII在A股共计开立账户达到了569个。
“QFII开户热情高涨,表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具有长期看好的投资信心。”国泰君安金牌投顾赵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有利于培育价值投资理念。
“QFII比较有战略眼光,代表了部分资金在国内资本市场的主流投资方向,国内投资者应该关注QFII的持股动向。”赵欢称。
根据中国结算的数据显示,尽管今年以来A股市场上蹿下跳,但这并不影响QFII新开A股账户,其中有6个月份的新开账户数超过20个,分别是3月26个、5月22个、6月29个、7月24个、8月21个和11月22个。
今年是QFII进入A股十周年。QFII曾经演绎了“五朵金花”蓝筹行情,同时,QFII的投资理念也对A股市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而QFII历史上曾数次成功抄底,新增开户之后经常迎来市场上涨,数次投资也显示其具备前瞻性。
赵欢表示,QFII一贯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注重资产配置。股市目前处于整体估值的历史低位,特别是优质绩优高增长型的股票投资价值凸显,这无疑给QFII入市的资金带来低位介入的机遇。同时,QFII大量资金源源不断进入股市,也会对A股起到稳定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QFII大刀阔斧入市的同时,社保基金却始终保持了谨慎进入市场的态度。数据显示,社保基金11月并没有新开A股账户,因此,总数继续停留在230个。而社保基金上一次新开A股账户的时间为今年4月份,当时在沪深两市各开了两个账户。
此外,其余如证券公司、基金专户、保险(放心保)资金、RQFII等机构11月份都有新开A股账户。
具体看,证券公司自营和证券公司集合理财分别新开8个和98个,证券投资基金和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产品分别新开83个和280个,企业年金新开27个,RQFII新开23个,保险新开29个,信托新开202个。
此外,中国结算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末持仓的A股账户数为5395.36万户,环比减少了11.71万户,降幅为 0.22%。持仓A股账户占全部A股有效账户的比重为41.65%,环比下降了0.22个百分点;空仓账户占 58.35%,较上月上升了0.22个百分点。
11月份,沪、深两市办理解禁的限售股合计4.35亿股,较上月增加了18.21%。沪、深两市通过二级市场卖出已解禁限售股共3.65亿股,较上月的2.57亿股增加了42.02%。(证券日报)
长线资金露建仓端倪 土豪扫货两只大象股
昨日两市大盘双双低开,全天一路震荡走低,最终双双以大幅下跌报收,两市共成交1904.2亿元,量能相比周二小幅萎缩。据大智慧(601519,股吧)SuperView数据显示,昨日两市大盘资金净流出132.43亿元。
这主要体现在券商、银行类、机械、交通工具、医药等板块。其中,券商板块居资金净流出首位,净流出14.68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海通证券(600837,股吧)、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华泰证券(601688,股吧),分别净流出3.59亿元、3.22亿元、0.99亿元。银行类板块居资金净流出第二位,净流出11.74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分别净流出2.50亿元、2.14亿元、2.00亿。机械板块净流出8.45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中国重工(601989,股吧)、中国北车(601299,股吧)、中国南车(601766,股吧),分别净流出0.91亿元、0.87亿元、0.78亿元。
指标股走势远低于预期,短线做空能量正在进一步聚集,近期券商股、银行股等成为空头杀跌工具,驱动A股节节走低。
不过,长线资金的实力超出预期,安邦保险(放心保)土豪式扫货招商银行,让市场参与者感受一种实力资金扫货的霸气。而且,安邦保险前期还大手笔增持了金地集团(600383,股吧),显示A股市场又迎来一支实力雄厚的机构资金队伍。回顾A股20余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出现实力雄厚的资金大手笔扫货信息后的几个月内,A股出现一波力度较大的行情概率较高。另外,中国版401K的政策也渐趋明朗,后续将有更多实力雄厚的资金涌入A股市场。
因此,指数虽然持续低迷,但运行在上升通道的个股却渐趋增多,比如近期的万丰奥威(002085,股吧)、好想你(002582,股吧)、三泰电子(002312,股吧)、格力电器(000651,股吧)、海信科龙(000921,股吧)、中纺投资(600061,股吧)等,此类个股的逞强反映出长线资金已经开始建仓。(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