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相似的一幕曾经在今年一季度也发生过。此前,券商板块在两融业务爆发式增长、利息收入可观的情况下,由于在2月份市场预期监管风向会因为监管层领导变动而发生转向(尽管后续进展证明并未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证券板块估值快速下行。
截至周五,证券行业市盈率为38.85倍,市盈率在申万84个二级行业中从高到低排名排在第21位;市净率是1.92倍,在申万84个行业中从小到大排名第28位;全部A股的整体市盈率为12.12倍,证券行业估值较A股整体估值溢价220.56%。
据光大证券披露,公司策略投资部因“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于上周五上午11时02分发出“金额合计不超过200亿元”的“180ETF成分股”订单,并实际成交72.7亿元。事件发生后,为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暴露和可能的损失,公司将已买入的ETF成分股申购成ETF卖出,合计为18.9亿元,用于对冲而卖出的股指期货合约共计7130张。通过期现对冲,当日公司实际亏损为1.94亿元。
“由此计算,光大证券单日账面损失已达公司2012年税前利润的15%。考虑到本次事件的后续发酵方向无论如何都不利于光大证券公司本身,账面损失仍未最终确认,成本支出增加可能性大,今后创新发展步伐极可能受阻。”东莞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我们认为,公司短期风险激增,更多风险尚有可能暴露,近期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并将其评级调低至"回避"。”
8月16日晚,南方基金和泰达宏利基金双双发布公告称,对当天盘中停牌的光大证券进行估值调整。其中,南方基金自8月16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光大证券股票给予10.22元的估值,较停牌前的12.12元下调15.68%。
泰达宏利基金表示,自8月16日起,对旗下基金所持的光大证券股票给予10.91元的估值,比当日收盘价下调10%。泰达宏利基金同时表示,待光大证券复牌交易并体现活跃市场交易特征后,再将之恢复为采用当日收盘价格进行估值。
8月17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和申万菱信基金也双双跟进。其中,申万菱信也将光大证券估值价格调整为10.22元。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在所有基金中下调幅度最小,仅下调至光大证券估值至11.36元。
光大暴露风控黑洞 券商紧急排查交易系统
“应该说,光大"乌龙指"事件暴露的问题已不仅仅局限于光大证券(601788,股吧)公司本身,整个行业都该进行深入反思。券商的创新转型发展必须以有效风险控制为前提,实现风控与创新的动态平衡。没有合规风控的创新最终只会酿成灾难。”8月19日,北方一家大型券商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8月18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了8月16日光大证券交易异常的应急处置和初步核查情况。发言人表示,虽然在核查中尚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但光大证券该项业务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信息系统管理问题较多。
正如光大证券内部人士所说,近年来由于业务品种发展太快,公司中后台部门一直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部门建设历史欠账较多。
“中后台建设相对滞后,支持不足,导致前后台协作出现矛盾,且存在一定操作风险隐患。”该人士称,“为了抢占先机,公司创新业务往往完全由业务部门主导驱动,中后台部门对创新业务的运作模式缺乏透彻理解,主动参与较少。”
而华南一家券商负责人认为,此次事件暴露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风险控制问题。今年以来监管层已经多次强调要防范风险。其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监管层将可能大力加强相关监管,行业进入严风控的时期,不排除拖累其他创新业务申报和审批效率,减缓创新业务的推进的可能。
此前,上周央行刚刚同意国泰君安试点加入央行支付系统,券商“金融属性”被彻底边缘化,长期以来苦不堪言的资金池沉淀问题也刚刚露出曙光。然而,突然爆发的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再次曝出了券商自营业务中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隔离制度的脆弱一面。
风控黑洞背后
“数百亿的指令进入交易系统后,后台竟没有自动控制而长驱直入进入交易主机,真不知道光大证券交易系统怎么上线的,更不知道风控和合规部门在做什么?”前述华南券商负责人不解地声称。
有专业人士甚至表示,套利交易属于高频交易,纳入公司风控系统后交易时需履行内部审核手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易效率。因此,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的套利系统很可能根本没有纳入公司的中央风控系统。
不过,在光大证券内部人士看来,公司的风控“黑洞”并不是一天之间才有的,而是早已存在的。
该人士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的数据中心正在建设中,尚不能支持对风险的汇总计量。公司各类创新业务系统大部分由业务部门自建,缺乏后台整合和统一管理。“由于数据采集及处理的局限性,公司对创新业务的风险评估目前还处于半系统、半手工状态。这也使得数据来源的独立性与准确性得不到保障,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风险评估。”该人士称。
同时,由于公司大部分前台交易员都是直接从国际投行引进而来,他们以前在交易时都有强大的中后台提供后援服务,但到公司后发现自己要从事的创新业务没有足够的后台部门能够提供支持,为了追求效率,只能选择自建。
“不过,在中后台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大部分需要业务部门自建的系统功能却因系统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容易形成业务发展两张皮的格局。”该人士认为,此外,在绩效考核驱动下,公司业务系统只重视业务需求而缺乏基本的风险自控功能,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因为前台部门业务权限过大,在过度追求利润时容易滋生操作风险事件。
对此,中国量化投资学会理事长丁鹏认为,这次事件可能是光大证券的新的策略交易系统速度太快,以至于传统的风控模块跟随不上新系统的要求,造成了交易和风控的脱节,带来了对市场不利的影响。
而前述华南券商负责人认为,光大证券作为此次系统性风险爆发的主角,在中国的经营理念下,公司内部肯定有高管最后出面负责。可能是公开的承担责任并处罚,也可能是内部性的。无论如何,光大证券管理层的动荡是在所难免。
此前,光大证券的创新业务开展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多种创新业务均取得第一批试点资格,其信用类业务更是令人关注。
不过,在光大证券公司暴露如此严重的风控问题之后,势必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高挂在监管层的黑名单之上。
券商紧急排查
而本报记者在当天的采访当中了解到,在光大“乌龙指”事件发生之后,各路券商均已针对交易系统展开了紧急排查工作。
“当天交易时段中,投资部门、风控部门、运营中心和技术部门进行即时评估,并要求相关岗位严格执行风控措施,防止意外。投资部门和风控部门对公司自营持仓面临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开展临时评估。”前述北方券商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该负责人表示,当天交易时段之后,公司相关部门再次召开了联席会议,分析事件可能的原因,并对公司自营投资流程、系统进行了排查,确认公司相关的投资限额制度、交易委托复核制度、资金划拨和清算制衡制度均得到严格执行,不会出现超限额和不经复核、校验而直接委托报盘的情况,不会出现在交易时候进行测试和将测试系统混接生产系统的情况。
关于公司自营投资的风险控制,该负责人透露,量化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所有交易均需在授权审批后,由投资经理下达指令,由交易风控岗进行合规风控审核后才能在系统中通过生成委托。投资管理系统的委托还需经柜台系统校验后才能报盘。
“公司自营相应账户的开立和资金划拨由财务部门按授权并经相关审批手续执行,交易清算由运营中心执行,自营部门不能接触资金划拨和清算事项,确保各环节交叉控制。”该负责人强调。
此外,公司风控部门通过公司内控平台对自营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内控平台中设置了大额交易、大额资金变动、异常交易等监控指标,并按五级预警阀值实行预警,一旦发生预警情况,风控部门会按监控制度及时启动预警处置程序,进行相应的处置和报告,锁定和控制风险。
在创新业务风险控制上,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在设计论证新产品新业务时,均要求合规风控部门全程参与,要求进行专项的风险评估,制定专门的风险管理方案,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形成风险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压力测试。对于业务开展,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和关键岗位的交叉制衡设置,确保业务开展严格限制在授权范围内。(21世纪经济报道)
券商板块短期或面临估值调整风险
光大证券(601788,股吧)8·16事件,受伤的不仅是公司本身,整个证券行业都因此“中枪”。分析人士认为,事件暴露出来的风控问题,很可能使得监管风向转向合规风控,从而抑制行业创新预期,短期内行业估值面临调整风险。但放在金融改革及创新的长期背景下看,事件造成的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证券行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尽管看起来是一起孤立事件,但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对于本次事件对证券行业的间接影响,市场预期可能还不够充分。广发证券(000776,股吧)非银金融研究组判断,短期内证券行业的监管风向可能会因为本次事件而趋向合规风控,并进而对证券板块估值产生不利影响。
回顾最近两个月,证券行业的监管风向整体上偏暖,包括个股期权可行性研究等利好政策均处于监管部门的探讨之中,在行业政策趋暖的背景下,证券板块从6 月末的底部至今上涨了14%。
“但由于本次光大证券自营异常交易事件,很有可能导致监管风向变化,6 月末以来支撑证券板块走强的政策面利好因素可能会暂时衰退,进而反映到估值调整上来。”广发证券认为。
实际上,以上判断在今年就有可参考的案例。今年一季度,两融业务爆发式增长,利息收入可观,但由于在2月份市场预期监管风向会因为监管层领导变动而发生转向,导致证券板块估值快速下行。由此可见,从短期角度来看,估值变化对板块股价的影响甚于业绩影响。
不过就长期来看,业内普遍认为此“黑天鹅”事件并不会影响到行业原有发展轨迹。东方证券分析师王鸣飞指出,对于金改可能会因此放缓或停滞的问题,市场不必过于担心。
“因为金融改革是完善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不会因一次操作性风险而戛然而止。而且单就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而言,若没有股指期货、ETF这样的创新产品,其因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将更大,反而可能会对金融市场及证券公司造成更严重的冲击。”王鸣飞指出。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魏涛也认为,事件对证券行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改变行业运行的中长期趋势。甚至有研究机构认为,短期下跌也为布局券商股提供了良机:证券行业在转型趋势下,“类贷款”业务对闲余资金消化以及杠杆化将带来ROE提升,如果大型券商如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等再次回到1.2 倍PB的历史底部附近,将是较为难得的建仓机会。(上海证券报)
光大乌龙指波及券商 业界忧虑拖累创新进程
“如果脱离了风险控制,创新发展一定会遭遇挫折,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今年5月举行的券商创新大会上,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称,中国券商身处新兴加转轨的资本市场,一旦发生风险溢出,极易形成冲击波并迅速扩散,应对处理时回旋余地极小,难度很大。
时隔三个月后,光大证券(601788,股吧)以一种让市场惊讶的方式验证了这一预言。除了引发当天A股市场的不正常波动之外,还引发了行业对于监管层收紧创新的担忧。
昨日,上证指数上涨0.83%,但券商板块却全线回落,西南证券(600369,股吧)、国海证券(000750,股吧)跌幅居全市场前列。除停牌的光大证券外,18只券商行业个股中,有16只位居A股跌幅前50位。此外,两面针(600249,股吧)、吉林敖东(000623,股吧)等券商概念股也呈现普跌局面。
风控趋紧隐忧
“光大的事情,可能会导致监管层对券商创新的态度变化,业内现在最担忧的是接下来监管层是否会进行一批整顿清查,创新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类可能会受到影响。”一名北京券商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可能将对风控、合规等部门进行整顿清查”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此前,监管层已经数次释放了将强调风控的信号。除了主管机构业务的张育军在多个场合强调风控之外,与去年5月的创新大会释放众多利好相比,今年的创新大会因降低创新步伐、全程强调风控而被业内戏称为“风控大会”。
在监管层本就已强调风控的情况下,光大证券事件因风控不严导致的巨大影响,势必将增加监管层严控风险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光大证券上市之际,“稳健、风控严格”曾是该公司着重强调的特点,当时有媒体称,光大证券在证监会的风控检查排名中位居首位。从这一角度上说,光大证券风控出问题,对行业的影响远超中小券商出风险。
事实上,风控沦为“花瓶”的券商并不只有光大证券一家。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相较能够给券商创造利润的业务部门,“阻碍”业务进程的风控部门在一些券商并不受重视,不仅薪酬和激励机制不及业务部门,还经常因其角色受到业务部门的抵制,甚至有风控人士因与业务部门的矛盾而不得不离职。
同时,快速发展的行业创新也给风控部门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以此次光大事件为例,由于量化团队的操作是以计算机高频交易为核心,光大根本没将其纳入风控系统。
或减缓创新步伐
光大证券“乌龙指”所造成的股市剧烈波动及恶劣影响,让大部分券商人士认为有必要对行业风控进行整顿。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这种整顿很可能将减缓券商创新的步伐,进而影响到券商的短期收益。
“应该不会导致大方向的改变。目前券商的杠杆率仍远低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做大券商依旧是大势所趋。但可能会导致各类创新的速度减缓。”某券商销售交易部负责人表示。
其中,最直接影响到的或是量化投资相关的产品。量化投资的主要投资标的是ETF基金、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此次光大事件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券商、基金及私募行业的量化投资创新。
此前,“327国债事件”已经直接影响了股指期货的进程,在股指期货运行3年多、ETF产品均运行平稳的情况下,监管层本已计划加快金融衍生品的推出。除了已经给出国债期货上市的时间表之外,个股期权等产品都已在研究之中。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后,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将对这类产品推出造成影响。
此外,如果监管层下决心整顿风控系统,很可能会在整顿结束前,不再放行券商的各类创新产品。虽然目前尚不明确监管层的具体措施,但如果进行全面整顿,可能将影响到资管、固定收益、股指期货交易、OTC等多个领域相关的部门。(第一财经日报)
基金下调光大证券估值最多逾18% 或两跌停
光大证券(601788,股吧)“8·16”事件的影响还在继续。继此前4家基金“表态”后,又有一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调整光大证券估值,下调比例超过18%,为迄今基金针对此事件“最悲观”的估值调整。
长信基金20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使光大证券的估值更加公允、合理,决定自8月19日起对公司旗下基金所持有的光大证券股票按照9.82元的价格进行估值。简单计算,该估值与光大证券停牌时价格相差18.98%。
此前,泰达宏利、摩根士丹利华鑫、南方基金和申万菱信已经相继发布了针对光大证券估值调整的公告,下调比例在6.27%至15.27%之间,而此番长信基金的下调比例最大。
上证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有5只基金季末以光大证券为其重仓股,分别为长信双利优选(519991,基金吧)、泰达宏利稳定股票、华宝兴业动力组合(240004,基金吧)3只主动型基金和银华中证等权90分级指数、中海上证50指数增强2只被动型基金。其持有光大证券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分别为4.17%、3.77%、1.87%、1.06%和0.31%。
“根据光大证券自己的公告,该事件所造成的当日盯市损失将近2个亿,而后续的连锁反应必定会更加重其负担。”某基金经理表示,“我们预测其每股收益比此前市场预期下降10%-20%,考虑未来公司市场价格可能继续下跌,目前估值已经偏高,所以适当下调了估值。”
另一位基金经理也认为,光大证券接连发生“重大事件”,直接损失仅仅只是一方面,后续的监管处罚、加上相关事件对公司整体品牌和形象的负面影响,“目前的价格需要进行重估”。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表示,此前并未投资光大证券,但将关注后续案件发展和善后事宜。在其看来,毕竟光大证券具备一定的实力,在了结相关事宜后,未来不排除出现长期基本面恢复的投资机会。
此外,对于该事件对于基础市场的影响,基金认为相对有限。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本次事件是A股历史上罕见的突发事故,可能促进证券行业在风险控制和交易制度上进行大规模审查和改进。“但对A股影响程度有限,不必过度担忧。”(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