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花生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花生地|帮助|服务中心|网站导航|繁体中文
  • 打印
  • 字号

量化秘籍应市而宜 10年内或有效

欢迎发表评论 2012-11-1 09:16   编辑:queena
      和讯网:各位读者,大家好。

  这里是正在为您播放的和讯网,最新栏目《中国宽客》。

  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银行家和金融业从业人员开始以新的角度认识自己的行为,“金融工程”的说法开始流传。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即被称为“金融工程师”,代号“宽客”。

  目前国内的交易品种越来越多,投资群体越来越大,投资主体的行为也越来越复杂,投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更是纷繁交错,因此,金融工程师、以及他们从事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投资领域中最被广泛谈论的“量化投资”就是其中之一。

  但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量化投资仍然是比较专业的词汇,金融工程师也多被形容为天才,神秘色彩足以说明他们是多么的遥不可及。一想到量化投资,大家就会联想到深奥的数学模型,或者是神秘的黑箱子,其实投资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量化”。比如喜欢在投资股票的时候,去关注MACD,KDJ等各类指标。

  为此和讯网将邀请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企业、学者等各行业领域的金融工程师,为广大读者奉献一系列题目为《中国宽客》的访谈节目,期望您能从这些金融工程师的视野里,更真实直接地了解量化投资,了解金融工程师,也期望能给读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些许帮助和乐趣。

  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嘉宾就是和讯网《中国宽客》首期人物陈嘉禾!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股票策略及量化策略分析师。陈分析师您好。

  陈嘉禾:您好!大家好!

  和讯网:欢迎您坐客和讯网,首先我们想了解的第一个问题是,当您看到《中国宽客》这个题目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什么?

  陈嘉禾:量化在中国是从2009年开始兴起的,和讯等主要媒体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是很好的,这在现在的中国量化确实是做得比较大。

  和讯网:那是什么契机使您开始学习研究“金融工程”的?

  陈嘉禾: 我对金融工程里的量化投资看的比较多,我最早做宏观经济、股票策略,这几年经历过很多大的牛市和熊市,比方说2006、2007年股市涨的很厉害,债券跌了很多,2008年倒过来,2009年又倒过来,2010年又变成结构式的震荡牛市。我和我认识的人很少有能在四个大牛市、大熊市之前做那么准确的判断,说今年会涨很多或跌很多,你会发现主观投资会不靠谱。有些研究表明经过算法处理的交易模式,甚至能取得过去比我们主观跑得更好的收益。这时候就开始往金融工程这方面倾斜多一些了。

  和讯网:您在这个过程中枯燥和乐趣的地方是什么?

  陈嘉禾:我还是比较喜欢做这个事情,乐趣的地方,我自己主要集中在量化这一块。金融工程是个大范畴,它包括很多,比如计算一个权证的内在价值,市场成交量,潜在市场情绪,这些东西很多时候不能提供投资参考,它可以提供佐证,但不会告诉你该买什么,卖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价格买,买多少,这个不知道。

  量化其实是科学化的计算模式,对这块我最大的乐趣是做出来一个模型,我知道检验的所有数据都很好用,就付诸实践,然后你赚钱了,甚至比你自己主动管理的那部分假设赚的钱还要多,甚至有时候我们说模型很聪明,历史比我们聪明,现在比我们聪明,未来可能还是比我们聪明。

  比较枯燥的是编程序,你会发现程序会越编越大,实现交易策略要看很多方面,程序越编越大,一开始的时候比较简单,但编到后来程序很复杂,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再找回去修改这个程序是最麻烦的事情,因为这是建设性的过程,是纠错的过程。

  和讯网:您在信达证券从事的工作是股票策略投资和数量化投资,在这个工作中,是如何把金融工程与所研究的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的,您的研究分析方法是侧重于从基本面出发还是偏向于从运用数学统计等模型出发?

  陈嘉禾:两块都有,我们量化投资和基本面、纯数学都在看。只做纯数学的东西还不现实,A股想去掉基本面很难,基本面我们显示的模型一般是长期看有效,但短期可能会没有效,不是说上季报这个公司发的财报非常好,下个季度它就会涨的非常好,这比较难。但通过这种数量化模型的参数、模式,有时甚至会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另一个好处在于它不会给你带来太大波动,至少波动是你可控的,比如2008年我们的模型历史追溯水平赔在20%—25%左右。

  第二,数量化投资基于数学模型会更稳定一些。如果你测基本面,在A股测完基本面以后,想在港股、印度、印度尼西亚股市再测的时候会遇到很大障碍,当然我们有很多终端,但你会发现很难把这些财务指标统一,但如果你去测数学矩阵,比方说你用数学的方法敲出最可能上涨的股票,就很容易搬到阿根廷去测,会发现很准确,这样会增加您的信心。

  和讯网:您觉得在中国股市里采用量化投资是否合适,适合哪些市场?

  陈嘉禾:要看你是哪一种,有一种很不适合,就是在美国现在很多高频交易在A股根本做不来,因为A股是T+1,所谓高频交易可能交易的策略,一天要做50次,A股做不了。第二要印花税,国外,美国没有高额印花税,可以和券商谈佣金,交易成本是锁定的。A股有0.1%的印花税,这使得在A股做高频交易成本很高,有些对冲策略很难做,比如对冲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多上证50指数、ETF,做空中小板综指,两边下同样的头寸,杠杆用3—4倍比较保险,再保守一点用2倍的杠杆。但你就遇到一个麻烦,中小板没有标的可以做空,股指期货是盯沪深300的,融资融券只有50个股票。

  但有些算法可以更好用,我们有一个策略在美国,发现从20年代到80年代这个策略保持了59年的有效,但1980—1985年以后一下就失效了,我们就想什么原因呢,分析后得出可能是80年代美国的计算机刚刚兴起,美国量化投资80年代刚刚开始,因此这个模型发现了市场规律被大家挖完的现象,现在这在A股也非常流行。

  和讯网:刚才您也谈到,买方和卖方相比,卖方做量化投资更有动力,能针对这个问题具体谈一下吗?

  陈嘉禾:这是我根据国外的经验,不是买方机构和卖方机构的问题,量化投资包括和我现在做的主动策略投资有一个区别,主动策略投资会说基于以下的观点,今年会涨1000点或2000点,他告诉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复制,下次还要自己想办法。量化不一样了,它是根据一年时间算出来,如果这个模型是无效的,如果你找别人的时候别人说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是有效的,你不会跟别人讲,直接自己就用了。高盛是传统的卖方机构,它所谓的量化部,不在研究部,主要在自营部。

  和讯网:读过您的报告,看过您的文字,您不像是研究分析人士,更像是投资侠客。比如其中一段很有意思,“短期乃至一两年,ST称王、妖股横行;但将时间拉长至20年才明白什么叫吹尽黄沙始见金。可人生有多少个20年,市场如此多“娇”,价值投资如此艰难,该怎么办?” 能否透露一下,您找到答案了吗?

  陈嘉禾:当时我把深圳的股票从000001到000009全部翻了一遍发现了这个规律。在中国,短期价值投资很难,近两年涨的比较好的股票业绩并不怎么样,业绩比较好的股票并没有太涨。中国的价值投资比较麻烦一点。如果看长期的话,因为概念投资它需要流动性支撑,流动性每转移一次就会损失手续费和佣金,每转移一次就会枯竭一些,而且没有实际支撑。比如前两天搞有色,前段时间是物联网和科技,再往前的2007年还有资源和中国远洋这些外贸概念,只是兴起一段。你会发现长期来看,一个公司所在的行业并不重要,真正好的公司政府给他的支持并不重要,主要是做事情,这个公司真正Focus在他所做的事情上,这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有一个很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如果在一年之内没有取得有效收益的话,投资者就会受不了,会觉得这一年大家都涨80%,我为什么只涨20%。可能你选择的标的真的是市场上最好的公司,且这个公司十年确实跑赢了市场,但这十年之中可能资金已经撤资了。

  和讯网:从金融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做投资,您更关注市场的哪些方面?

  陈嘉禾:我自己现在总共分四块,一是投资哲学,我是从宏观策略和投资开始的,投资哲学我愿意从索罗斯的观点出发,索罗斯的哲学出发点即是,大家是错的,我也是错的,我想的东西是对的并不是对的。打一个比方,比如现在市场在上涨,投资者认为由于A理由市场应该涨,其实市场的动力是B理由,这样大家搞错了。等到B理由没有的时候,市场开始跌,但他觉得A理由还在支撑市场上涨,这是投资哲学。像股指期货刚推出的时候市场跌的很厉害,当时跌我认为是因为房地产政策,但很多人认为是股指期货导致下跌,我当时认为不是这样,未来会看到。后来果然从9月份2600到3000点的时候再没有人提起股指期货对市场有什么影响。你会听到平时我们听到的问题和我们想的有区别。

  二是量化。量化和主观投资并不是一个矛盾体,我学了量化就不能搞主观投资,你会发现如果你主观投资做得好的话,会想到很多新的量化方法。打一个比方,比如你主观趋势做得比较好,我们会说市场站上了5日线。你就可以拿到量化模型测试,用站上5日线做一个变量,之后N天的涨跌幅是第二个变量,我可以根据这些变量形成一个组合群,根据这个组合群做一个求证。有时候你会发现量化趋势之间会有你没有想到的东西,你会主观上想为什么这样,这是互相佐证的。

  三是个股挖掘。就是发现一些好的股票,吹尽黄沙始见金,这块我们会做得很细,我们一般对一只股票至少要花一个礼拜,多的要花一个月,我要对这个股票所有方面了解得很清楚,可能我不会每个股票去看,会从整个行业去看,会精选5家公司,当地政府是怎样的支持,行业是怎样的,竞争对手有多少,国外产业发展怎么样,这些做到之后我才会做价值投资,而不是看PE是多少,简单的基本面是怎样的我就买了。

  四是发展方向。你会发现一个市场一段时间没有机会,这不是针对证券公司而言,而是针对个人投资者,当然如果看很多市场的话,期货、外汇、债券都看一下,有时候会获得不错的收益。我有一个做债券的朋友,2008年获得25%的收益,他把债券久期拿到十年左右,2008年市场十年期的国债收益就达到那样的水平。这是很不错的收益。

  和讯网:我发现您虽然喜欢做数量化投资,但十分关注基本面的方方面面。

  陈嘉禾:这就看你是做什么。价格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从价格这方面入手,我们根本不掺杂基本面进去,也不可能把市场放在股票基本面去操作,因为要量化几个板块,比如用经济方面的指标,去年有一块非经常性损失,净利润如何剔除非经常性损失,会很麻烦,另一方面做基本面又要做得很细,这就要因人而异,看喜欢做哪块了。

  和讯网:您写过的另一段话我也一直不太明白。 “技术投资江湖名声差、秘籍多,而且不一定需要多少年的修为,也可以打败武林前辈。现在技术派换了一块招牌叫做量化投资,名声还不错。” 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您不太能看的上量化投资 。

  陈嘉禾:这肯定不会,因为我自己就是做量化策略。我这段写起来可能有点悲观,但在指数市场有一个现象,量化和主动投资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量化像金庸小说的华山论剑一样,像一个秘籍,根据这本秘籍你能拥有某些能力。这个秘籍量化基金保守得非常严,甚至有的美国量化基金在员工进去的时候会签一个合约,如果违反甚至会遭到起诉。

  和讯网:我们现在开始聊聊学术方面的问题,如果把金融工程比作一栋大楼的时候,您认为它里面的零部件都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又是什么?

  陈嘉禾:金融工程最主要的发源地是70、80年代从美国开始,这时候美国有各种各样的衍生品,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曾经看过一个ETF,这个ETF就是,标普500如果涨100点,这个指数会跌200点,反过来标普500跌100点,这个指数会上涨200点,美国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东西。因为波动太多了,市场不可能把所有的价差填平,你发现它的价差,就可以做金融工程的一个方面。

  第二,通过一些指标,自动检测市场,这是金融工程的另一方面。

  还有就是量化,去做一些交易策略,以及套利等。

  金融工程有很多的东西,这些零部件在中国很多是不适用的。比如我想做空中小板中指,做多上证50,我做不起来。比如我看了上证跌了,懒的卖空,就想买市场跌100点,但能涨200点的基金,做不到。中国以后会慢慢发展,但如果说金融工程有100层,我觉得中国只应用了1、2层。

  和讯网:您觉得就目前这1、2层中,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哪个零部件最容易出故障?

  陈嘉禾:量化投资和主动投资不一样,主动投资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投资做检验,量化可以做具体的检验,比如说我在过去使用了多少数据,这个数据波动是多少,产生最大亏损和盈利是多大,都可以算。看国际历史,量化的死穴是杠杆太高。比如一个模型历史数据最高赔到20%,现在我可以开始采取这个策略,如果现在赔20%,如果我没有杠杆赔20%无所谓,如果我认为最大可能赔20%,就用4倍的杠杆,现在亏损率就是80%,甚至历史上用20%,我用5倍的杠杆,觉得不会赔到20%,那我就破产了。当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最后死掉就是杠杆太高。

  和讯网:这也是我们面临最困难的问题是吗?

  陈嘉禾:在中国不是,除了期货有杠杆,股指期货有一些杠杆,其它很多东西没有杠杆。打个比方做套利,在美股可以做多标普500指数基金,做空标普500的指数期货,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期现套利,我只需要这个交易的二分之一本金。在A股现货没有办法用杠杆,如果你融资的话只能融到50个股票,如果做沪深300的话,会有很多波动差。你只能在股指期货那儿用到最大5、6倍的杠杆,你的投资组合只有2倍的杠杆。如果我们做一种算法投资,不做套利的话,对沪深300成分股做一个算法,认为这个算法历史上是有效的,我可以算,根本赚不到钱。杠杆可以扩大你的收益,也会让你死的比较难看。我们昨天看全球对冲基金,我们在想最烂的一家会赔到多少,彭博统计了两千多家,我原来认为最烂的一家可能是80%、90%,结果那一家赔了99.99%,只剩了0.01%,说明他的杠杆肯定很大。

  和讯网:中国您怎么看待量化投资的发展前景呢?

  陈嘉禾:中国现在什么都缺,缺计算机,美国交易所计算机有七层,楼下备用电池可以供这个机群跑一个礼拜,这对我们来说根本无法想象,我们很多研究所、基金用的是32位机运行运算,运行速度很慢。

  人才方面比较缺,量化是要求对数学和金融都比较精通的人,现在我们这块都很缺。

  交易制度也是缺的,交易制度也看证监会的态度,比方说我们有涨跌停板,有T+1,有印花税,这是影响到我们量化投资的收益。当然这不是借口,只是一种现象,在这种现象下我们没有办法做很多事情。

  还有很多金融工具,杠杆、对冲这些我们都没有,未来会慢慢发展起来。虽然有很多不足,但也会有好处,好处是这个市场不成熟,越不成熟的市场量化越好做。美国有一个基金合伙人当时去美林证券,当时美林证券有一个人问他市场是有效的,你们的策略不可能赚到钱,凭什么给我们做顾问,你的机会在哪里,他说你就是我们的机会。其实没有真正成熟的投资者。索罗斯也经常犯错,你看索罗斯的投资有些是错的,但他投资错的时候下的仓位非常的少。市场越不成熟,你会发现很多算法,很多套利机会非常得好用。比如现在沪深300 ,11月的指数期货现在套利的话,具体数字我有点记不得,可能3%、4%,年化一下就是30%、40%的机会。在台湾这个基本不可能,想都不用想,我就不讲美国市场。大陆和台湾比,你会发现台湾市场指数期现价差是非常小的。

  和讯网:我们从不成熟到成熟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陈嘉禾:从美国历史看,量化策略从1980—1985年很有效,美国市场很自由,基金是审批制不是备案制,中国市场存在时滞性,世界在变化,美国在80年代的变化主要是出现计算机,计算机出现马上使量化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做量化的人很讨厌的问题,这个市场能成熟多久,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这个市场越不成熟越好,如果这个市场成熟,大家都很理性,但它不成熟的时间有多久。比如过去有一个策略,我测出MDD是20%,现在开始做,今年亏到20%,我有两个选择,第一我认为现在市场还是和以前一样不成熟,在数量上来说不可能亏下去,我应该把所有的钱加进去。第二如果我认为市场变了,从不成熟到成熟,这时候我应该做的就是离开,过去这20%的最大可能亏损已经不再适用,甚至这个策略会失效,我就应该把钱全部抓出来,不执行这个策略。

  但怎么判断这个市场是否成熟。我们有一些依靠美国历史经验建立的指标,对美国来讲比较惨,因为前面没有比它更先进的市场,瞎子摸象。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在80年代会有一些市场变化,比如股票离散度改变,通过它的改变我们可以分析一个市场或许从不成熟到成熟,在美国没有办法做这个事儿,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否一定有效,但至少认为这个东西出现变化,可以暗示着市场转向成熟。未来的事情我也没有办法测得那么准,如果让我猜一下,看到A股这样的情况,10年之内我们的策略还是有效的。只是猜而已。

  和讯网:作为金融工程师,作为数量化投资者,除了经济、投资方面的知识,您还有什么个人爱好和兴趣?

  陈嘉禾:如果问个人问题,我会很奇怪,大家会有不同的喜好,我自己对古典的文学、太极拳比较感兴趣。这看个人,我很喜欢待到一个地方,休上一两个礼拜的假,什么都不干,每天看一些哲学的书,等我回来的时候会对以前的策略甚至有革命性的看法,但这需要把自己的大脑空白一段时间。如果做投资,要给自己一两个礼拜的时间,这一两个礼拜的时间什么都不做,回来之后会觉得像电脑重启一样,它会跑得非常快。

  和讯网:多数人对金融工程师有这样的认识,每天坐在电脑旁边,专心地制作数量模型。

  陈嘉禾:A股现在达不到这个程度,被理解的这种情况像电影里演的美国黑客。编程序只占我们工作的10%—20%,更多的是要有一个想法,我去想怎么样,把程序编好以后要不断检测,修整这个程序,不是成天在那儿写代码,成天写代码是做游戏的人。我们做量化的人,程序上远远没有像做3D电影那样的发达,我们更多是对市场进行理解,找到有效规律。我一个朋友当年发现一种策略,在A股一段时间内买入低价股,过段时间之后把它抛掉,它会跑的很好。我觉得很奇怪怎么会这样,这个低价股只是低价而已。这个人是从国外回来,对A股也没想明白,反正是有效的。结果有一天到营业部发现一个老太太对另一个老太太说,这个股票才6块钱,好便宜。所以,有时候你需要想到一件事情,把它写成计算机语言不是那么难,首先你脑袋里要有想法,第二要对检测结果足够认真,一般叫回测,如果量化模型是千里马的话,这种回测就是伯乐,就是说我们需要找到千里马,但也必须通过伯乐进行足够的回测。

  和讯网: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访谈到这里就先结束了,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也非常感谢陈嘉禾分析师作客我们的访谈!谢谢!再见!

  陈嘉禾:谢谢!再见!

我要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Copyright©广州新博庭网络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1107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合作联系邮箱: sueiyou@126.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大道667号美林基业大厦1201

回顶部